董黎莉:在线学习,让企业培训更有成效
发布时间:2020-01-09     作者:   分享到:

说起企业培训,任何一位员工都有发言权,从新员工到管理者,从技术培训到管理培训,从在培训到脱产培训,从需求调研到效果评估……每位员工或多或少都参与其中。

企业HR忙活一整,选课程主题,联系老师,发布通知,布置场地,组织签到,甚至茶水餐点,一整套流程下来,费力、伤神,但每次培训的效果却众口难调了。

近几年,低成本、高效率的在线学习方式受到企业的广泛青睐,它能以有限的成本和精力惠及到更广泛的员工,同时也获得了员工很好的效果反馈。那如何做到的呢?接下来,将以汉唐易课能够解决的实际问题,来剖析在线学习是如何让企业培训更有成效的。

 

让学≠想学

企业组织培训的初衷总是好的,无论是理论学习还是技能提升,对于员工来说,都是自我提升的好机会。这么好的机会,浪费岂不可惜?但员工不一定这么想。

固定的时间,固定的主题,固定的场所,固定的培训方式,一切都是那么熟悉,没有任何变化,如果员工没有足够的内驱力,培训效果也就可想而知。传统面授太依赖老师的授课风格和技巧,如果老师很能调动员工的积极性,那至少课堂效果不会太差。

汉唐易课引入游戏化的运营机制,建立等级、积分、排行榜系统,并应用到课程学习、社区互动、习惯养成等各个环节,有效调动员工的成就感、获得感与荣誉感,吸引员工积极主动地完成学习任务,将平台的激励作用发挥得淋漓尽致。

 

学了≠会了

学习的主体是员工,因此,一场培训做得好不好,还是要看员工的反馈效果和行为改变。如果只是完成“学了”这个过程,没有后面“会了”这个结果,那就很难说这场培训是完成了还是没完成。

传统面授中,老师在有限的时间内将一个主题完整地呈现出来,知识点和信息量都非常大,尽管很多课程都会配备课程资料,很多员工学习时也会记大量笔记,课程结束时能理解多少,能记住多少,能应用多少,就很难评判了。

最好的学习,应该来源于对工作实践过程中的不断反思,然后通过学习知识、技能、理念,解决工作推进中的问题,进而提升工作效率。在这一方面,汉唐易课的优势在于,课程可以反复学习,不同的情境下学习的体会是不一样的,这就能形成螺旋式提升的良性循环。

再加上考试、测评等手段,采用反复练习的方式来达到巩固知识的目的。对于需要掌握的技能类实操培训,则可以通过直播等技术手段,实现跨区域的学习成果检验。

 

强化≠重复

学是学了,但是效果不好,于是过一段时间,这个主题另换一个老师再讲一次,也就是所谓的强化培训、进阶培训,可是这种重复的培训真的有助于提升员工的学习效果吗?这是个值得商榷的问题。

如果一次培训不见成效,就应该重新分析培训需求,选择培训方式,而不是增加培训的力度。举例来说,同样都是人力资源主题的培训,高层关心战略,中层关心分解,基层关心执行,不同的人群关心的重点不同,应针对不同人群的需求设计相应的课程体系。在实际培训工作中,受各种因素的影响,往往是集中培训,培训效果差也就容易理解了。

汉唐易课在课程开发时,就将知识点按照接受度,进行颗粒化的拆分。在课程主题的大框架下,不同人员根据自己的学习需求选择不同的课程进行重点学习,其余已经掌握的内容作为体系化的补充。这样,既避免的重复培训所造成的浪费,又能达到强化培训的目的。

 

需要特别注意的是,说在线学习能够同时匹配企业培训和员工学习的需求,并不是建议企业培训要全部转成在线学习。如果是为了达成理念的统一,思维的提升和知识的普及,还是传统培训更直接一些。因此,企业培训工作到底选择哪种方式进行开展,应取决于培训目的,以及所能调动的资源,这就得企业自行把握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