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荀子》中有一篇叫“劝学”, 因为进入中学语文课本而被大家熟知,文章中有很多说理透彻的“金句”常常被人们广泛引用。
今天,从赋能的角度来看待学习,会有新的体会。
“青,取之于蓝,而青于蓝”。青与蓝之间的区别,就在不同的“纯度”!
“冰,水为之,而寒于水”。冰与水的不同,就在于不同的“温度”!
“君子博学而日参乎己,则知明而行无过矣”。 君子与俗人的最大不同,在于“博学”与否、反省与否。
通过学习,能给自己带来什么呢?
登高而招,臂非加长也,而见者远;
顺风而呼,声非加疾也,而闻者彰;
假舆马者,非利足也,而致千里;
假舟楫者,非能水也,而绝江河。
学习其实就是“自我赋能”,也就是过去所谓的“充电”。
通过学习能使自己在四个方面有所改变:
站位不断提高!能量不断增强!不断前行致远!越来越有能耐!
企业的学习理念也应该是这样的,强调自我学习,强调学习为自我。
知识就是力量!赋能学习,就是把知识转换为职业能力、工作水平、办事结果。
强自取柱,柔自取束,邪秽在身,怨之所构。
施薪若一,火就燥地,平地若一,水就湿也。
言有招祸也,行有招辱也,君子慎其乎所立乎!
学习是强化自身素质,打造职业核心竞争力
你是强者,就会成为顶梁柱;你有适应能力,就会被用到各个场合;
你如果一身臭毛病,就不要怪怨被人不理你。
火从燥处起,水向低处流。
你言语不当,会招来祸患;你行为不当,会招致羞辱;你的核心竞争力决定了你的位置和作用,也决定了你的前途和命运。
你现在的地位由以前的原因造成的,你未来的地位取决于你今天的努力和方向。
昨天的你决定了你的今天,今天的你也将影响你的明天。
不积跬步,无以至千里;
不积小流,无以成江海。
骐骥一跃,不能十步,驽马十驾,功在不舍。
契而舍之,朽木不折,契而不舍,金石可镂。
无冥冥之志者,无昭昭之明,无昏昏之事者,无赫赫之功。
行衢道者不至,事两君者不容;
目不两视而明,耳不两听而聪,故君子结于一也。
学习是一个渐进的过程,不能急功近利,不求立竿见影。
不断学习,不断积累,不断进步。
无潜心学习之志,就不可能有显著学习成果;
做事不踏实不认真,怎么可能创造出骄人的业绩功劳!
三心二意终究不能有半点进步。
君子之学也,入乎耳,著乎心,布乎四体,形乎动静;
端而言,蠕而动,一可以为法则。
君子之学也,以美其身。
学莫便乎近其人。方其人之习君子之说,则尊以遍矣,周于世矣。
学之径莫速乎好其人,隆礼次之。
学习必须入脑、走心,知行合一,言语端庄,行动谨慎。
学习也有简便易行之法,那就是拜良师,交益友,效仿良师益友的言行
学习也有捷径可循,那就是崇敬良师、崇尚礼义。
向良师益友学习!树立规矩意识!确立是非标准!
百发失一,不足谓善射;
千里跬步不至,不足谓善御;
伦类不通,仁义不一,不足谓善学。
学也者,固学一之也。
学习必须持之以恒,久久为功,最忌三分钟热度,有始无终。
如果学习之后还不能融会贯通、触类旁通、举一反三,
那就只能是徒有学习之名,而全无赋能学习之果。
所以,学习必须一心一意,一以贯之。
学习永远在路上!赋能永远在学习中!